第二十二章 李渊的魄力

神龙摆尾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大唐皇太孙:开局屠了天策上将府最新章节!

    “陛下没有立李世民为太子,反而立殿下为皇太孙?”

    郑府,郑家上下看到书信之后,先是满脸的不敢置信,随后大为欣喜。

    整个郑府张灯结彩,比过年还要热闹喜庆。

    郑家老祖宗郑湛豪迈的大笑,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团。

    “殿下被册立为皇太孙,当普天同庆。继伯,吩咐下去,府上所有下人都有赏。”

    太孙,与太子同等,都是储君。

    储君是什么意思?就是候选君王。

    只要带了君这个字,就与臣子截然不同。

    整个大唐帝国,除了李渊和李承道之外,其余之人无论身份多高贵,都是臣。

    郑家上下,对于魏征寄过来的这封信,感到无比震惊。

    他们震惊便在此处。

    李世民发动政变,杀了太子和齐王,肯定是对太子位势在必得。

    李渊都在他的掌控当中。

    可现在这个储君身份,却落在了李承道身上。

    这让所有人都感到不解。

    不过即便心有不解和震惊,他们也没有怀疑魏征这封信有假。

    作为太子妃的娘家,郑氏家族对东宫太子党羽十分了解。

    魏征乃李建成的幕僚,为人耿直,向来是有话直说,不会拐外抹角,更不会在书信上作假。

    刚刚醒来的李承道,从外祖父郑继伯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同样满脸惊愕。

    按照历史进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掌控皇城。

    最后直接逼迫李渊,册封他为太子。

    将太子位给了李世民之后,没过多久李渊就感到心灰意冷。

    所幸也不当这个憋屈皇帝了,直接把位置传给李世民。

    自己去当个安乐的太上皇。

    可即便李渊退位,李世民依旧对他不放心。

    除了将他软禁在深宫之外,还将他在朝堂上的心腹一一拔出,全部换上了天策府的自己人手。

    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程咬金等人,便是因此正是登上大唐帝国的朝堂之上。

    可是现在,和历史记载截然不同。

    李渊不但没有册封李世民为太子,甚至还将李承道立为了太孙!

    将魏征的书信收起来,李承道脸上露出一个兴奋的笑容。

    “肯定是因为我的出现,让李渊多了一个选择,让他不甘心把大权交给李世民。

    有了太孙这个名分,更加方便我举大旗讨伐李世民了。

    长安守军,眼下只有数万。

    我只要集结十万大军,就能振臂一呼,直扑长安。

    倘若我孤身一人,要想集结十万大军,简直如同白日做梦。

    但现在有荥阳郑氏的鼎力支持,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忍住心中的兴奋,李承道抬头望向郑继伯和郑湛,与他们商议今后的谋划。

    而他这个穿越者来到这个世界的蝴蝶效应,也正是开始扇动起来。

    历史上,李世民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全部杀光。

    李渊虽然还有其他儿子、孙子,但都非嫡出。

    他嫡出的子嗣,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玄霸以及李秀宁五人。

    而且庶出子的能力,更是和李世民完全没得比。

    所以面对储君选人的时候,李渊本身又在李世民的控制之下。

    自然就出了李世民之外别无选择。

    而现在李承道这个嫡长孙还活着,并且能力还十分不错,在李世民的手上占据了上风。

    种种权衡之下,或者压根就是出于对李世民的报复心理。

    让李渊选择了册封李承道作为太孙。

    这其中背后的东西,李承道稍加思考,也明白一二。

    所以他心中对李渊这个未曾谋面的皇爷爷不禁多了一分敬佩。

    在必然会触怒李世民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不得不说十分有魄力。

    郑继伯眼中满是兴奋的神情,“李世民夺嫡篡位,不得人心。

    看来陛下也是不甘心将储君之位交给李世民这个乱臣贼子。

    殿下,现在你有太孙的名分加身,更加占据大义了。”

    通过魏征的书信,他不止得知李承道被封为太孙。

    也得知了李承道在长安城的所作所为。

    玄武门一骑当关,斩杀两员城门守将,率领两千太子近卫攻入天策府。

    阵斩尉迟敬德,刀砍亲王李泰,马拖李恪。

    杀得天策府血流成河,杀的李世民不得不低头妥协。

    最关键的是,完成这一系列成就的李承道,还是一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

    众人感慨之时,李承道开口道:“这大概是皇爷爷最后能我做的事情了。

    魏征信中虽然说皇爷爷因为生病,才在深宫修养。

    但傻子都看得出来,这是李世民那逆贼将皇爷爷软禁了起来。

    他表面上是代替皇爷爷监国,但实际上就是在夺权。

    不出意外的话,这段时间这逆贼就会开始针对我做一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