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

哥们儿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残酷青舂之背叛最新章节!

    22“五四”的前两天,傅康就告诉我们,说青年节那天,红旗农场的团委要带队来,到林三柱的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笑了:“是不是矫情了点儿?林三柱会不好意思的。”

    白露道:“远道儿和尚会念经,咱这里都快把林三柱给忘了,人家还真当回事。小傅,你这个团支书,到时候也不能落场啊?”傅康笑道:“我这不就是跟麦麦商量呢嘛,佟校说了,到时候咱俩至少得出一个人给他们讲讲林三柱的先进事迹啊。”

    我马上一摆手:“还嫌咱不够忙?让尤校去不完了嘛!要让我说,我可不敢保证不说漏嘴啊,我跟林三柱感情太好了,一动情准露馅儿。”

    小果说:“咳,白老师、白老师去啊,再带上侯山,叫这娘俩现身说法去,能便宜了她?”我们都说“好主意”傅康只好回去商量。

    后来决定下来,因为傅康要领学生去场部搞联欢“红旗”的人来受教育时,我方就由尤校牵头,我陪同,再带上侯山当活人证。佟校指示,到时候让尤校负责介绍,我就去那个捧哏的角色就成了。

    “明天,咱还得派几个学生去扫扫墓。”佟校说:“这个事儿傅康安排吧,让小学出几个胆儿大的就成了,看看是不是长草了,清理一下,墓碑也给擦擦,顺便搬几盆花摆着,别太寒碜了。”

    安排妥当了,才安心去干别的。

    转天放学,白老师带着几个学生,驮着两盆死不了去墓地。我事先跟陶丽说了,当时林小平、毛健和肖壮也和我一起随着去了。白老师说:“你们也去啊,那我就叫那几个小家伙回去了。”我说你们去是工作,我这几个学生是为了感情。白老师看着我们的队伍恨恨地说:“侯山怎么没来?这个没心肝的。”陶丽马上噎她:“我们根本就没叫他!”

    林三柱的坟很干净,墓碑上刻着“小英雄林三柱之墓”也清清爽爽的样子,好象是刚扫过不久的。

    “清明那按他家里肯定来过了。”白老师如释重任,抓紧吩咐几个学生把花盆在两旁摆了。虽然做过了战前动员,有个学生还是怯怯地往后退。

    我抚摩了一把墓碑,说:“柱子,你的好朋友来看你了,江勇革没来,他现在是人民警察了,替他也高兴一把吧。”

    毛健先在一旁抹开了眼泪。

    林小平突然说:“麦老师,咱也没带香来。”我苦笑着摇了摇头,陶丽说:“麦老师你给柱子点支烟吧,这小子以前总偷着抽,现在没人管了。”我感觉陶丽的语气里居然有几分调侃,似乎对死亡并不介意。

    白老师看我们磨蹭,招呼一声,带着几个小学生先走了。陶丽望着她的背影骂道:“这个白大屁股,我瞅他就来气,以后我看见她儿子再往河边溜达,我就一脚给他踹下去!”

    “柱子为她儿子死,太不值啦!”肖壮也义愤填膺。

    往林三柱坟上捧了几把新土,我说:“走吧。”

    走了好一段路,我还有些伤感似的,在我眼里,林三柱不是什么英雄,他就是一个喜欢呵呵傻笑憨头憨脑的“坏学生”不好学、不会学,也没有资质,不过品性还是不错的,仅此而已。如果不是和我亲密相处了一年多,我想他的死对我不会意味着任何东西吧,就象很多人感受到的那样。

    突然发现,其实大家都是很寡情的人,能被什么感动已经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江勇革和林三柱都离开了,陶丽显得有些落落寡欢,放了学,偶尔就赖着不回家,跑楼上跟岳元我们闲扯,嘻嘻哈哈一通才走。米亚男说她倒挺喜欢陶丽的:看着咋呼,其实心里什么也没有。我说那你收个干妹妹算了。米亚男说那不乱了辈分?我说你真以为师生父子啊,鲁迅还娶了许广平呢。米亚男口无遮拦:“那你干脆娶了陶丽算了,我看这丫头对你可够铁,这样的女孩啊,别看疯野,要是”不等她说完,我赶紧笑道:“小米你要再乱讲,以后不许进岳元我们俩宿舍啦!”

    岳元打岔说:“师兄,我想要尤校那几间平房呢,我跟亚男准备暑假就结婚。你看老尤家那点破东西真值几千?”我说这么快结啊?也好,到时候我继续吃你们去,你们可要负责到底,谁叫你们开始拉我上贼船的,不过你最好先弄两间房就乎着,等将来钱富裕了再换不迟,况且,何必跟内部人弄那个扯不清?

    岳元说:“我是怕委屈人家小米不是?”米亚男立刻揭露她:“我无所谓啊,想要好房子那是你自己的虚荣心,我要真想挤兑你,能不叫你买楼去?”

    岳元说会的。

    “什么?”

    “我说有一天我会让你住上楼房的。”

    米亚男恨恨道:“没想到你把我想得这样市侩!”玉臂轻舒,已经热烈地给了岳元一个深拧,岳元凄厉的叫声向围墙外窜去,居民区的人一定以为哪个老师又治学生呢。

    23,

    岳元说,一放暑假,他就马上到铸造厂去了,场部已经答应佟校要新的物理老师来。所以他要我到县图书馆给他借两本企业管理的书来恶补,他说他就不信农场这些当头儿的有几个正经学过“企管”

    施展很早就帮我办了借阅证,每个月我都要去两趟县图书馆,借书或者查资料,顺便也常去方主编那里坐坐。方主编说了两次:小麦你要想调文化口儿来一定找我。逐渐地,我的心思还真的活动起来,不过一时也下不了决心,想这“文化口儿”也不过和学校一样无聊吧,这两个地方,都有我要追求的东西,到头来,我看到的现实,却都是我希望以外的东西。这里和那里,又有什么区别?想着挺无奈的。

    独自呆着时,寂寞的感觉显得有些陌生,我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很充实地生活下去,我一直相信我有这个能力,直到现在,我开始觉得疲惫、无聊。

    前几天小果说:“我现在是打心眼儿里腻歪教这个破书了。”当时我说同感啊,说过又不禁吃惊:我真的有“同感”吗?

    我检讨了一下自己的生活,才发现我顺口说出的话,并不完全是敷衍。

    对这种单调枯燥的“授业解惑”的教育,我的确有些厌倦了。我所向往的洋洋洒洒的教育形象越来越萎缩,每天的生活都是一种模式,学生们以为自己是教育的奴隶,殊不知我们这些老师才是第一批受害者,中国的应试体制其实是由奴才培养奴隶的体制,教师就是奴才——有才的奴隶,郁闷,愤怒而无奈,就是每天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即使能不停地工作、看书、写东西、间或搭帮去喝酒,却偶尔会感到这种强迫症般的所谓充实有些茫然,这时我会想起李云虫对云生我们两人说的话来:“你明白你一生何求吗?”

    这样的问题使我痛苦,所以我宁愿回避,我已经没有信心承受那种近乎宗教狂热般的对终极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诘,浪漫和激情似乎都已远去,偶尔记起大师兄胡致力说的韶光易逝催人老、红了什么又绿了什么的话来,愈发苦闷。

    眼前除了混乱,便是迷惘和空虚——以迷乱的“充实”压抑着的空虚。

    给云生和李云虫写了几次信,都半路揉掉了,我无法理清思绪,我也不清楚我究竟要对他们说什么?愤怒地倾诉?抑或可怜巴巴地求助?

    倒是云生先来了信,他又使我意外,他说他已经离开九河市的公司,去了大邱庄——大邱庄当时正红得血胀,号称“天下第一村”云生说他想多跑些地方,钱不钱的倒在其次,主要是想增广见识,积累经验,他说他总有一天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给人打工太憋屈。在去大邱庄之前,他已经两下海南、深圳,还跑了其他几个沿海城市,最后还是被“第一村”庄主禹作敏的创业史和经营理念所吸引,决定投怀送抱了。

    云生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新鲜的激情,那种活泼热烈的感觉使我仿佛回到从前。我立刻给他回信,写到一半,已经禁不住伤感:“你是一路奔波,在流浪般的路途上不失执著,使人羡慕和怀念;我则步履蹒跚,一路走,一路看着曾经的激情和梦想逐个破灭着、萎缩着,生命还在,却似乎没有了鲜血在流淌的感动,青春似乎失语,呐喊已觉无望,呻吟又恐做作,只好隐忍着堕落。”我说我的处境很尴尬,并且正从尴尬里超拔着,好给堕落一个好一点的借口。我曾经想走自己的路,如果别人毁誉于我,我尚能潇洒地继续,可偏偏是有那么多人给了我太多的好意来劝阻,我还能轻松地抬起脚来抵抗吗?

    顺便给李先生也发了信,告诉他云生的事,对自己,只敷衍地说了几句,我知道他也不能救我,我不再寄望于谁的鼓舞,鼓舞只能使我再次迷失,罢了吧。

    李先生的信倒是回的快,他说他已经明白:云生是对的,他逃离命运的安排,去寻找心中的自我,本是无可厚非的,年轻的锐气总是可爱,只愿他顺风顺水。他说麦麦你也要保持锐气啊,不要被磨平磨滑,虽然教育之现状非一己可挽,但也不可懈怠了区区一己之力。

    云生的来信则似乎要和李先生唱对角一般,他说人生信念固然重要,但决不能背着信念的包袱。“水至清则无鱼”我们不能太理想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新而燥进,必遭败绩,老而迷俗,又有何能?李先生是也。

    看到这里,我苦笑了一下:李先生要知道了,定会暴跳!

    云生最后说:“已经不是同学少年时了,我们在渐悟,在蝉蜕,一切都须面对。该改变就要大胆地改变,不管它是理想也好,梦想或者信仰也罢,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都要敢于抛弃、舍得抛弃,仿佛文章里的华丽辞藻,未必适合留它时,要舍得割爱啊。”

    我不能确信谁说得更好,我好象也懒得判断和取舍一般,逐渐地,我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思想,思想是需要时间的,我没有;思想也是需要培育和验证的,我不被允许,我一动作,就有善意的网来罗织,让我连挣扎的决心都不忍下。

    前些天在地摊上买了本柯云路的大气功师,正看得感慨,想这老柯曾几何时用他的新星、夜与昼激动过我的心,突然怎么就写开了虚幻的东西?,施展突然来送我一套十几册新时期争鸣作品集,我高兴得要失眠了,这下可以读一阵子了。原来奶品厂的鲜奶下乡工程已经启动,施展开始赚钱了。

    我的一个近万字的小说坟场也被方主编推荐到九河文学发表了,我想了想,可能这是我到桑树坪以后最值得庆祝的一件事了。当我带着骄傲感把那期杂志给我的同学老师们寄去“斧正”后,我突然惊醒:教学已经不能再带给我充实的欢乐。象柯云路一样,我的“新星”和“夜与昼”都已经过去,做一个教师,对于我来说,现在已经越来越和理想、追求没有关联,我在做的,只是一份能有人发我工资的工作。我之所以还在认真地教书,只不过有一条道德底线在逼迫我履行职责而已,热情已不复存在。

    似乎,只剩下一些零碎的、暧昧的偶尔也热情真挚的感情,还使我在桑树坪的包围中搜刮得到一些微弱的喜悦。——如果有一天,这样的喜悦也丧失了呢?

    我想我会变成机器,或者疯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