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咸阳门仲父荐魏缭

王占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秦始皇最新章节!

    春日的阳光柔和而又明媚,软软的东风就像少女的纤手,温顺地轻抚人的脸颊。成群的燕子,展示着矫健轻盈的身躯,在城门洞里盘旋飞舞,忽上忽下地掠过,全不避讳川流不息的行人。吕不韦离京的车队浩浩荡荡接近了咸阳东门,这车队足有两里路长,一眼望不到头。吕不韦坐在第一辆车上,他特意高卷起车帘,似乎要饱览一下国都的风光。他预感到再回咸阳的机会不多了,但是他还很自信,并不想把已去职失宠的他深藏在车帘内,他要向世人表明,吕不韦虽然去了洛阳,但他的影响在秦国是根深蒂固的。他的锦车到了内城门前,守卫的戍卒和裨将全都恭恭敬敬地向他致礼。吕不韦感到一丝欣慰,下了车微笑着对他们致意。

    一骑快马如飞驰来,马上的人边追边呼喊:“文信侯,慢走。”

    吕不韦回首望去,认出来人是长使李斯,文雅地回应:“李大人,为何快马追赶,所为何事?”

    李斯近前跳下马背:“侯爷离京也不知会一声。刚刚得到消息,便急急赶来,为您送行啊。”

    “何必呢,”吕不韦倒是襟怀坦白,“我已是被大王贬出京城的人,为我送行是要受牵连的。”

    “侯爷是有恩于我的人,当初若没有侯爷收留,下官怎能在秦国立足,更不要说身居今日高位了。即便是罢职丢官,下官也要为侯爷送行。”李斯颇为兴奋地告知,“不光下官,还有侯爷的许多门生故旧,他们也都要来礼送。”

    “看来我吕不韦还远未臭不可闻。”吕不韦有些得意,“本侯还不急着走,还有一件事要办。”

    “侯爷何事,可以吩咐下官代劳。”

    “此事还用不着你。”吕不韦呼唤手下的家丁,“将书给我悬挂起来。”

    家丁不敢怠慢,将一部《吕氏春秋》挂在了城门洞的墙壁上。其中的重要章节,全系用大字抄录。旁边的红帛黑字写得明明白白:如有人能增删一字,即重奖千金。

    此时,来为吕不韦送行的官员已达上百人。大家无不围观,但真就无人敢于增删一字。

    吕不韦得意地微笑着登上了他的锦车,坐在车辕上,对众人拱手致意:“列位,倘若有闲,欢迎到洛阳寒舍做客。”

    水尉郑国扳住车辕,难舍难分地说:“侯爷,不要窝在洛阳老守田园,还要常回咸阳看看。”

    “这只怕就由不得老夫了,你只要将水渠早日修成,便功德圆满了。”吕不韦忍住眼中泪,一狠心钻进了车篷里,“各位好自为之。”

    门洞外,有一个卖馍饼的小贩,人显得特别机灵,白白净净,脸上有几颗浅浅的麻子,人都叫他小麻子。他的心思似乎不在卖馍上,也不叫卖,而是瞪大眼睛注视着门洞里发生的一切。

    吕不韦的锦车启动了,他有几分悲情地与送行的百官挥手。这时一位风尘仆仆的壮汉,身背一个鼓鼓的大行囊,急匆匆迎上前对吕不韦躬身一拜,拦住了去路:“吕丞相请您留步,在下有话要说。”

    吕不韦只得命车夫停车:“阁下,我与你并不相识呀。”

    “在下魏国人,名缭,吕丞相轻财重义广揽人才,门下食客数千,为此在下特来投奔。”

    “哦,那我就叫你魏缭好了。”吕不韦苦笑一下,“你来得不巧,实不相瞒,我已被罢免相位,贬出京城,这就要到封地洛阳去了。不在位也就没有了权力,你的事老夫便无能为力了。”

    “这,”魏缭显出无限的遗憾,“我的命运为何如此多蹇,不远千里来到咸阳,还赶上吕相去职。”

    “不要伤感,”吕不韦安慰道,“秦国是个大国,用人之处甚多,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不愁没有事做。我不在了,可以请他人向秦王举荐。”

    “万望相爷玉成。”魏缭再次一躬到地。

    吕不韦转脸对李斯说:“长史大人,这位魏缭一表人才,远道前来,说不定胸藏锦绣腹有珠玑,不要埋没了人才,烦你向大王引见一下,莫使他空跑一场,也许如大人一样,对秦国是个有用之人。”

    “侯爷,这位魏缭,下官早有耳闻,他是个兵法家,对姜尚、孙子兵法颇有研究。”李斯转问魏缭,“先生,我可说得是?”

    “大人过誉了,我不过是粗通而已。”魏缭谦逊地一躬。

    吕不韦对魏缭再仔细打量一番:“如此说是个大才了,那长史大人更要极力举荐才是。”

    “侯爷放心,当初若不是您举荐,我还不是布衣之身!”李斯一口答应下来,“您的吩咐,敢不唯命是听。”

    吕不韦的锦车再次启动,尽管是依依惜别,但车还是渐行渐远,最后,掩没在荡起的尘埃中。

    咸阳的街市称得上繁华喧嚣,街头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店铺鳞次栉比,货物琳琅满目。一个乡下人赶着小驴车,拉着两箱蜜蜂进城来,在拥挤的街道上艰难地行进。突然,人们惊叫起来并纷纷向街路两侧躲避。原来是秦王的御车,正快速行驶过来。乡下人手忙脚乱地将驴车往道边避让,可是路边人已站满,而且很多是卖菜的挑贩,他实在难以靠到路边。虎郎军的骑士奔驰过来,将驴车撞得侧翻在地。两个蜂箱摔下地来跌得七零八落,箱里的蜜蜂可就炸了窝,腾地一下子飞起,向在场的人们和马匹疯狂地实施报复,蜇得人们叫苦不跌。马匹给蜇得其苦无比,负痛暴跳。秦王御车的驭马也发疯似的乱奔乱撞起来,车夫根本无力控制所驾的御车,面对着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一时间人们全都惊呆了。嬴政在车上被颠得东倒西歪,额头下巴撞出了青包,或划出了血口子。若不将被蜇的惊马制服,说不定嬴政就有生命危险。

    魏缭跟着李斯刚好路经此处,见此情景,魏缭将行囊扔给李斯,毫不犹豫纵身一跃到了马路中间,与惊马疯车迎面相对。

    李斯大喊一声:“魏缭,危险!”

    魏缭全然不顾,挺身向前,伸出双手,抓住两匹马的嚼环,死死拉定不放,任凭四匹疯马如何嘶叫挣扎,魏缭如同脚下生根一样纹丝不动。

    嬴政站稳了,他探出身子,伸出大姆指称赞:“好身手,好力气!”

    魏缭依然薅住惊马:“大王过奖了,恕小人不能见礼。”

    “孤王不怪你。”嬴政对驭手发问,“你可以操控驾车了吧?险些要了孤王的性命。”

    驭手战战兢兢地回话:“小人该死,大王放心,已是没有问题。”

    魏缭松开手俯伏在地:“在下魏国人缭,叩拜大王。”

    “你既是魏人,来我秦国何事。”嬴政因为魏缭勇拦惊马救了他,话语格外客气和蔼。

    “在下获悉贵国广揽人才,特来投奔,一为大秦效力,二为自己寻求一个进身的机会。”

    “好,说得爽快,并不隐瞒想要博取进身之阶。”嬴政高兴地表态,“冲你这力气,可以在孤王身边做名侍卫。”

    “大王,在下不远千里前来,不是为了混碗饭吃,”魏缭说出一番令嬴政吃惊的话来,“在下要协助大王扫平六国,一统天下。”

    “怎么,你不只有力气,还有满身武艺,想要做大将军?”

    “大王,大将军只能争一战数战之胜负,也不过是匹夫之勇,而在下则要为大王做安邦定国的大事。”

    “这,”嬴政有些茫然,“你的口气未免太大了,这不是要做我秦国的兵马统帅吗?”

    李斯觉得他该说话了:“大王,为臣有事奏闻。”

    “哦,”嬴政看看李斯,“讲。”

    “大王,臣对魏缭早有耳闻,他是魏国有名的兵法家,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前来投奔,是我大秦的喜事。”

    “啊,是这样。”嬴政再认真地打量一番魏缭,“孤王倒是没有看出,既是难得的人才,我也不去射猎了,魏缭随孤王进宫,倒要听听你的兵法高见。”

    魏缭响亮地答应一声:“遵旨。”

    郑国的府邸在咸阳北城的一条胡同里,送走了吕不韦,他有些无精打采地乘马回府。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卖馍饼的太监小麻子在后盯梢。郑国府门对面是个粥铺,小麻子进了粥铺要了一碗粥,坐在了一个乞丐模样的人身边。乞丐眼睛也不看他,而是悄声说道:“公公,有个中年商人进了郑府,看样子鬼鬼祟祟的。”

    “多长时间了?”

    “也就一刻钟。”

    “继续盯着,我去去就来。”小麻子放下粥碗就走了。

    郑国刚刚进了院子,管家就跟上来报告:“老爷,老家来人了。”

    “何时到的?”

    “不过一刻钟。”管家答,“老奴叫他在客厅等候。”

    “好,我这就去见他。”郑国急步进入客厅。

    赵高的总管房内,小麻子在详细述说他看到的一切:“郑国看来与吕不韦的关系非同一般。”

    “咱家心中有数了。”赵高又问,“你说有个外地模样的人,偷偷摸摸地进了郑国府。”

    “正是。”

    赵高想了想:“在彼处守株待兔,等那人出来,捉来见我。”

    “遵命。”小麻子领了指令,如飞返回郑府门前的粥铺。

    甘泉宫内的嬴政寝殿,已经点燃了一百盏麻油灯,将室内照得亮如白昼。魏缭将行囊中的物品逐一掏出给嬴政看:“大王,这都是古代的兵法书札,在下别无长物。”

    嬴政望着一捆捆竹简,一卷卷帛书,由衷地赞叹:“大梁到咸阳千里之遥,你不带干粮只带竹帛,看得出你对兵法的钟情程度。”

    “大王,这都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啊。没有吃的,可以沿途讨要,没有兵法,就没了我的命了。”

    嬴政与魏缭相谈甚欢,不像是君臣论策,倒像是兄弟间促膝谈心:“魏缭先生,你说说看,我如何才能扫平六国,一统河山?”

    “大王,在下斗胆直言。欲平灭六国,有四个字足矣。”

    “哦?哪四个字,请先生不吝赐教。”

    魏缭一字一顿地说:“远交近攻。”

    “啊,”嬴政似有所悟,“先生可细细讲来。”

    “而今秦国最为强大,单打独斗一对一,其他六国都非大秦对手。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联合起来,远交近攻的核心就是不让他们得以联合。这就要分三步走。一要不惜重金,收买六国中的权臣,使他们为我大秦所用;二是若收买不成,对各国的忠臣要使用离间计,使其君臣之间互相猜忌,形不成核心对我有利;三是往六国派出间谍……”

    嬴政寝殿的灯光,整整亮了一个夜晚。早晨,赵高蹑手蹑脚地进来,吹灭了油灯,打开了窗帏。他斜视一眼,发觉嬴政依然毫无倦意,还在兴致勃勃地与魏缭交谈,真是遇到了知心。他的心中不由得顿生妒恨,但他脸上丝毫也不表现出来,碎步走到嬴政近前:“大王,该进早膳了。”

    “好,孤王还真有些饿了。”嬴政兴犹未尽,招呼魏缭,“先生,来,同孤王共进早膳,也好边吃边聊。”

    赵高侍候嬴政用早饭,连带着也要为魏缭服务。他见嬴政与魏缭谈得依旧投机,心里更不是滋味。有意打断他们的交谈:“大王,早朝的时辰到了,百官都在恭候,该去上朝了。”

    嬴政为政勤勉,从来不误上朝,但他对魏缭兴趣不减:“先生,随孤王一同上朝吧。”

    “小人遵命。”魏缭当然要顺从。

    嬴政虽说是一夜未睡,由于和魏缭交谈甚欢,他的脸上毫无倦色,在宝殿上意气风发:“众爱卿,有何本章奏闻。”

    当值太监上前禀报:“大王,王夫人早早即来殿外等候,请求召见。”

    “啊。”嬴政感到意外,夫人向来是谨小慎微之人,何故要到宝殿上抛头露面,想来是有要事,“传。”

    杏娟款款行上殿来:“拜见大王。”

    “免,夫妻之间何须多礼。”嬴政急切地问,“夫人有话何不在后宫直言,也无须上殿启奏呀。”

    “大王,妾妃在后宫也曾提过不止一次,可大王都是一口回绝。故而只能上殿,郑重其事以本章上奏。”

    嬴政的脸子已是拉了下来:“不消说了,你还是为太后贬居之事。”

    “大王,”杏娟眼中含泪,“太后是生你养你的母亲,在你返回秦国之前,她蒙受了多少苦难,整整九年含辛茹苦。好不容易盼到你继承王位,当了太后,你就狠心把她打入冷宫?”

    “这是她自作自受,嫪毐反叛她是难辞其咎的。”

    “难道不是太后给你通风报信的吗?关健时刻太后不还是倾向你这个亲生儿子吗?如果没有太后冒死报信,说不定你就死在了嫪毐刀下。”杏娟发问,“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太后的忠和亲?”

    “孤王不否认太后报信之功,将功折过,孤王才没有处她死刑。”嬴政脸色依然阴沉着,“贬居冷宫,就是最大的宽恕了。”

    “不,你应该恢复太后的一切名位和荣誉。”杏娟的话掷地有声。

    “孤王再不想见到她,她不配为人母,更不说为国母。”嬴政的话斩钉截铁。杏娟大有破釜沉舟之意:“大王若不收回成命,臣妾就不下宝殿。”

    “要孤王改弦易张,除非是日出西方。”

    他们夫妇在殿上僵持不下,中大夫力土出列跪倒:“大王,臣有本启奏。”

    “讲来。”

    “臣以为,王夫人之言句句在理,即便她不上奏,臣也要上本。大王贵为一国之尊,不当对生母如此。”

    “孤王主意已定,有再敢为太后说情者,定斩不赦。”嬴政脸色逾加难看,“力土大夫,退下吧。”

    “大王应纳忠言。”

    “力土,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文死谏,武死战,为臣尽忠,乃是本分。”力土毫无惧色,“臣这颗头早就交给大王了。”

    “如此说,你认为孤王是昏君了?”

    “不孝亲母,就是昏君。”

    “推出去,砍了!”嬴政怒不可遏。

    国王令下,谁敢不遵,武士将力土推下宝殿,力土竟然不求情,推开武士,自己昂首下殿。

    少时,武士将人头呈验。

    嬴政看过,挥手令武士退下。他板着面孔看着杏娟:“夫人,你可以下殿了,孤王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臣妾也说过了,大王不收回成命,臣妾是不会下殿的。”

    又有一位大夫出了朝班:“大王。”

    “你先不要开口。”嬴政抢先拦住话头,“你要明白,我身为秦国国王,乃一国之主,说出的话是不可更改的。千万不要为太后说情,如果说情,那就难免步力土后尘。”

    “大王,臣就是要为太后说情。”

    “好了,不要再讲,你这是自取其死。”嬴政大喊一声,“推出去,斩。”

    少时,武士又将人头呈验。

    如是者三,进谏的大夫接四连五,不到半个时辰,嬴政已是连杀了二十七人。一时间,殿上的大臣都被震慑住了。魏缭看在眼里,似有不平之色,将欲出班谏言。他与李斯对视一眼,李斯急用目光制止。

    嬴政暗暗有几分得意,王者的权威发挥了效力,扫视群臣一眼:“没有国事需议,今日的早朝到此结束。”

    执事太监上前禀奏:“大王,齐国人茅焦求见。”

    嬴政转问李斯:“此茅焦何许人也?”

    “是位饱学之士,人才也。”

    嬴政还是爱才的:“宣。”

    茅焦上殿长揖一拜:“大王。”

    嬴政皱起了眉头:“见了孤王,为何不跪。”

    “在下悔不该千里迢迢前来投奔。”

    “此话何意?”

    “小人在齐国,闻听大王礼贤下士爱惜人才,适才在殿下方知,大王乃杀人不眨眼的暴君。”

    “大胆,尔竟敢诽谤孤王,难道就不怕丢命吗?”

    “大王已连杀二十七人,在下得悉上天有二十八宿,小人若能接踵而亡,恰好凑够二十八宿之数,岂不快哉!”

    “尔自齐国来,只见孤王杀人,然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贵国国王对犯有死罪之人,难道就不杀吗?”

    “当杀者自然要杀,但这些人未必当杀。”

    “他们藐视孤王,视王谕如儿戏,孤王再三申明,不得干预太后之事,他们仍一意孤行,以身试法,被杀乃咎有自取。”

    “大王,且不论他们当死与否,”茅焦掉转话头,“小人请教一事,立国何以为本。”

    “自然是以孝当先。”

    “大王言之有理。”茅焦反问,“孝为立国之本,大王为何弃生母于冷宫,致百官寒心,天下万民失望。”

    “太后是为生母,但其不守妇德,做出不齿之事,使孤王颜面扫地,难道还不该惩戒吗?”

    “大王,小人再请问一事,大王后宫有嫔妃宫娥多少?”

    “这,”嬴政顿了一下,“想来不下千人。”

    “男欢女爱,人之所欲,大王后宫嫔妃如云,尚且不嫌其多。何不念太后中年孀居,冷清寂寞难耐,与嫪毐通,虽为妇德所不容,但亦人之情yu所难免。欲惩其过,尽可责其道德操守,怎可泯灭亲情贬母于冷宫。岂非毁及人伦,有失王德,为天下人所不齿。又何以治国,何以服众?”

    “太后不只有失妇德,是她造成嫪毐之乱,险些毁孤王性命,夺去我大秦大江山。”嬴政态度已是趋软。

    “嫪毐谋叛,乃是他丧心病狂,与太后何干?而在关健时刻,太后还是宁要王儿不惜情夫,这一点足以洗刷她的过错。”茅焦此刻纳头而拜,“大王,在下乃齐国小民,您乃上国英明之主,今不避斧钺冒死进谏,为的是秦国强大,如何对待太后,大王三思。”

    “当时气愤难以平抑,操之亦急,现今思来,似有过分之处。”嬴政已是有所悔悟。

    茅焦再谏:“大王,贬黜生母,违逆人情,背离公理,二十七位大夫,意欲匡正大王过失而献身,愿他们的血不要白流。大王情系母爱,弘扬孝悌,使天下归心,万民拥戴,秦国更加富强,国人更加欢乐升平,岂不幸哉!”

    嬴政反问:“先生来自齐国,与太后无干,进谏自无一己之私,但孤王如不纳你之谏言呢?”

    茅焦仍是犯颜直谏:“大王非坐享富贵之辈,乃囊收天下之雄,有经天纬地之才,当配包容江海之量。集思广益,择善而从,而杀戮忠臣,断绝言路,必陷孤立,则将众叛亲离,重蹈夏桀、商纣之覆辙,将遭至国破家亡。”

    嬴政脸上现出愠怒之色:“你竟将孤王与前代暴君类比,真要凑够那二十八宿之数吗?”

    茅焦袒出臂膀,面无惧色:“小人早已申明,为了大王的名声,为了秦国的强大,情愿一死。”

    “你当真就不怕死?”嬴政面色冷峻,“人死不能复生,空有满腹文韬武略,岂不可惜!”

    “二十七人已死,在下一片丹心已陈,又何惜七尺身躯,唯一憾事,即太后之冤未平也。”

    “哈哈哈!”嬴政大笑起来,并走下龙位,阔步来到茅焦近前,伸出双手将他搀起,“先生真乃忠义之士。”

    茅焦诧异地问:“大王不怪小人言语尖刻?”

    “先生本齐人,为了秦国冒死进谏,言语在理,孤王知错即改,决定纳谏。”嬴政表明了态度。

    “大王英明。”茅焦再次跪倒顿首。

    杏娟一旁早已喜泪交流:“大王,真乃明君,但不知何时接太后还京?”

    “接太后事小,明日即可驱车大郑宫。”嬴政返回座位,“有幸得到茅焦先生这位大才,是我大秦的福分,是我嬴政的造化,孤王要给先生一个展示才能的用武之职。”

    “谢大王。”茅焦深深一揖。

    小麻子手拿一把红红的烙铁,走向韩国的细作,先在他的衣服上试了一下,衣服嗞啦冒出了一股青烟:“瞧见了吧?这要是烙在皮肉上,可就是皮破肉烂哪,别遭这个罪了,说吧。”

    细作从郑国府里出来,就落入了小麻子手中,他向后闪躲着:“大爷,我就是郑国的一个亲戚,从韩国来给他捎个话。”

    “编,只怕你编不圆。”小麻子冷笑几声,“什么亲戚,是姑表亲还是舅表亲?捎的什么话?等和郑国一对质,你就全露馅了。”

    “大爷,真的是亲戚呀,他是我的表兄。”

    小麻子发烦了:“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那你就尝尝这烙铁的味道吧。”说罢狠狠地向他的胸脯触去。

    一缕黑烟冒起,一股腥臭的气味传来,细作啊的惨叫一声,胸部已是黑糊糊模糊一片。

    “怎么样,要不要在你的脸上再留个印记?”

    “不要啊,不要!”

    “那就痛快交代。”

    “大爷,郑国是韩王派来的内奸,游说秦王修建水渠乃是疲秦之计,使之暂时无力进攻韩国,以保韩国的生存。”

    “他和吕不韦可有勾结?”

    “郑国到秦后,曾给吕相送过五百金,求他玉成修渠之事,郑国只说要当水尉,并未明言疲秦之计。”

    “都是真话?”

    “句句实言,不敢谎骗。”

    “早这样竹筒倒豆子全都交代了,何苦还受这份罪!”小麻子晃晃烙铁,向赵高请功去了。

    下朝的路上,李斯见魏缭心事重重的样子,凑过去问道:“先生,你和大王交谈甚欢,颇受大王器重,理应兴高采烈才对,却为何无精打采?”

    “不说也罢。”

    “想这秦国,也只有我同你相识,这心中话不与我讲,你又去说与谁。”李斯劝他,“别闷在心里,说出来痛快,我也帮你拿拿主意。”

    “李大人,我悔不该来到秦国。”

    “这却为何?”

    “秦王不可与之相伴。”

    “何以见得?”

    “半日一夜的接触,使我已深谙其人。他高鼻长眼,鸟胸豺声,少有恩惠,心如狼虎。不如意时常谦卑,一旦得志易吃人。在下本一布衣,而秦王待我为上宾,这是极不正常的举动。今目睹他连杀二十七人,说不定何时不高兴,我也就难逃活命了。”

    “那先生的意思是……”

    “我要尽早离开咸阳。”

    “先生之言似是而非,恕我不能苟同。”李斯自有他的见解,“大王虽说脾气暴躁,但爱惜人才却是古今少见,即如对待先生,其破格相处系发自内心,先生何故多疑。”

    “也许是我多虑了。”

    “先生,万勿不辞而别。李某料定,旬日之内,大王必会重用尊驾,不妨再等一等。”

    魏缭倒有些犹豫不决了:“那就且看几日再作定夺。”

    洛阳的文信侯府,今日是格外的热闹。大红灯笼在府门高悬,斗大的寿字金光耀眼。门前的街巷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绝于途,大门内成群的乐手吹吹打打笙歌不停。吕不韦的几个儿子在府门前不住地迎迓接踵而至的宾客。且不说远自咸阳的达官显贵,就连关外六国也都有官居高位的贺寿使臣。

    小麻子的腿子依然扮作乞丐,在吕不韦府门前流连。他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喜堂上,欢庆的乐曲响起,欢快的花枝舞跳起来。十二位豆蔻年华的少女,翩翩起舞。在众人喝彩声中,少女们齐声欢唱起来:蟠桃宴,祥云瑞彩。

    众仙家,鹤翔凤来。

    福禄寿,三星拱拜。

    祝玉皇,万喜康泰。

    大秦国,威服四海。

    文信侯,公侯万代。

    吕不韦兴高采烈地举起金杯:“各位使臣,各位大人,本人已不在相位,承蒙不弃,前来添寿,本侯不胜感激。”

    在座者百十人同举酒杯:“文信侯千秋万寿,福寿绵长!”

    “来呀。”吕不韦呼唤一声。

    早已等候的下人应声走上:“侯爷有何吩咐。”

    “将礼物呈上。”

    “遵命。”

    下人走下,少时二人抬着一个大漆盘返回喜堂,揭去苫盖的红绢,露出来满盘黄澄澄金灿灿的寿桃,俱是纯金打造,皆与真桃一般大小,众人无不惊讶。

    “感谢各位远道前来,并都备有寿礼。本侯无以为谢,以此金桃略表谢忱,万望各位笑纳。”吕不韦向全场一躬。

    众人尽皆称道不已:“侯爷真是大手笔,这些黄金换别人那是舍不得的,我们愧受了。”

    下人向在座者逐一发放后,吕不韦又吩咐:“今日本侯寿诞,自应普城同庆,将备好的一笸箩铜钱,全都扬到府门之外,让乞丐和贫民百姓小孩子们,高高兴兴抢去吧。”

    下人遂将满满一大笸箩铜钱抬到了府门前,就像扔土块一样,往大门外抛去。府门前的各色人等无不趋之若鹜,抢个昏天黑地一塌糊涂,彼此间甚至在对方手中强夺。有人争得头破血流,依然是互不相让。

    小麻子的那个腿子,他虽是乞丐打扮,但却不去人群中抢钱,而是站在一旁做壁上观,不时地发出几声冷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