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年前大朝会(3)

烂柯游梦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最新章节!

    朱雄英恭敬地向朱元璋鞠躬行礼,恭敬地回答道:“孙儿感激皇爷爷的赏赐。请皇爷爷放心,孙儿已经嘱咐东宁伯抓紧时间制造煤球炉了。”

    朱元璋微微点头,随后继续询问道:“大孙啊,你的工坊制作铁具或许还算得心应手,但是这煤球炉的制作难度恐怕要大得多吧?

    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将这项技术公之于众,让天下的工匠们共同参与制作,以加快进度。如今已是深冬时节,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将煤球炉供应出去,确保百姓们不再受寒。”

    朱雄英望了一眼御台之下的群臣,这煤球炉的制造技术他老早就分享出去了,只是可惜的是,商人是逐利的,也只有江宁商会会紧跟自己的步伐,亏着本去卖这煤球炉。

    朱雄英回答道:“皇爷爷,您的担忧孙儿明白。确实,煤球炉的制作难度是不小,但孙儿已经将这项技艺公之于众了,也允许天下的工匠们共同参与制作。

    只是,响应孙儿号召的只有江宁一地的工匠以及成立月余的江宁商会,而每月所制造的数量,也堪堪供应得起直隶一带的需求。

    孙儿其实是愿意全力配合,确保百姓们早日用上煤球炉,度过这个寒冬的。”

    朱元璋闻言,看向底下的群臣,他是知道这群大臣以及他那些老兄弟里,不乏有做这些产业的,只是他万万没想到竟然没有人愿意配合大孙的惠民之举。

    朱元璋再次扫视了一圈御台下的群臣,他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和询问。然而,大多数人都低下了头,避开了他的视线。他们之中,有的或许已经拥有制作煤球炉的能力,但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愿意冒险投入这项新的技艺。

    朱元璋微微叹了口气,他明白,有时候权力并不能完全驱使人心。他再次看向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自己这个大孙,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有着超越常人的远见和勇气,愿意为了百姓的福祉去承担风险。

    他开口说道:“大孙啊,你的心意咱已经明白了。你做得很好,没有辜负皇爷爷对你的期望。既然江宁商会愿意承担这份责任,那么咱就下旨,让江宁商会全力制造煤球炉,供应大明的需求。

    咱呢,也会命令各地的官府,协助你们推广这项技术,确保百姓们都能用上煤球炉,度过这个寒冬。”

    朱雄英闻言,心中一喜,他知道皇爷爷的决定将会对大明的百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孙儿代天下百姓谢过皇爷爷的大恩大德!”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他不必多礼。他心中明白,这个决定虽然能够解决百姓的燃眉之急,但长远来看,如何让这项技艺真正普及并持续发展,仍然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他扫视了一眼御台下的群臣,缓缓开口道:“咱希望,你们能够从此事中看到更多。士农工商,士为先,农次之,工再次之,商为末。

    咱以前一直以为只要让天下学子有书读,百姓安心务农,工匠们则专心制造器具就可以进入盛世。但现在再想想,士农工商是没错,错就错在有什么先后之分。”

    朱元璋这最后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深深地轰击在文臣的脑海里,而一旁的武将们则一副看戏的神态。这大朝会本就是百般无聊了,现在能见到文臣们的糗态,他们也乐意看到如此一幕。

    “商业,咱稍早前才知道,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驱动一咱大明朝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不能因为商人逐利,就忽视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

    相反,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商业,让商人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为大明朝的国力提升做出贡献。”

    朱元璋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大孙的煤球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项技艺本可以造福天下百姓,但因为你们的疏忽和偏见,导致它的推广受到了阻碍。如今,咱决定让江宁商会全力制造煤球炉,供应大明的需求,这就是对商业力量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他再次扫视了一眼御台下的群臣,语气坚定地说道:“从今往后,你们要重新审视商业的地位和价值,给予商人应有的尊重和信任。我们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让每一个有才能、有梦想的商人都能在这个舞台上施展才华,为大明朝的发展贡献力量。”

    朱元璋的话语落下,御台下一片寂静。他的决定和言论无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文臣们纷纷侧目看向李善长,希望他能出头说一些什么,但是让他们失望的是,李善长并没有什么想要出头制止的样子。而那帮御史言官,今天也像是吃了瞌睡药一般,竟没有人出来明确劝谏。

    朱元璋看在眼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知道,这帮文臣们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大孙的意思就是通过潜移默化,去改变这一切。

    他再次提高了声音,说道:“商业,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动力。它能够为百姓提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能够推动大明的繁荣和发展。我们不能再将商人视为贱业,而应该将他们看作是大明的宝贵财富。”

    朱元璋的话,再次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撼。他们从未想过,眼前的陛下会如此看重商业和商人。这在他们心中,无疑是一次颠覆性的改变。

    然而,朱元璋并不打算就此打住。他继续说道:“当然,商业的发展也需要规范和管理。我们不能任由商人胡作非为,损害百姓的利益。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朱元璋的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算是明白了,眼前陛下的话绝对是吴王殿下所教的,而韩国公与那帮御史们也受到了陛下提前的告知,这全然是成了朱家这爷儿孙三代的主场了啊。

    但随后,精明的官员的想法也转了过来,这说就说呗,至于能不能彻底执行下来,阻力到底有多大,那他们就不没法保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