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南北之论战(一)

基兵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雄师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松潘战役的的枪炮声刚歇下来,我立即命令参战各部迅速打扫战场,连战场上被打死的100多头骡马也被运回,准备晚上全师会餐。胡宗南的援军离此只有二十来里,我师将敌军的伤兵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便集中放在一起,并派俘虏去给胡宗南的援军送信,令其领回。胡宗南见红军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将自己的两个主力旅给吃掉了,知其战斗力非同小可,遂不敢继续前进,派出人员将伤员运回,随后快速撤回平武一带。他自知这次损兵折将,责任难逃,急忙主动向蒋委员长请罪。蒋介石得知自己的起家部队伤亡惨重,亦是心痛不已。于是,将胡宗南狠狠训斥了一顿,令其小心从事。胡宗南退回平武一带固守,再不敢轻易西进,等待着国民党后续援军的到来。

    我师撤回松潘及松潘附近驻守。一面休整,医治伤员;一面补充兵员及消耗损坏的武器弹药。由于这次缴获的武器弹药太多,我们将其中的大部分支援给了三军团、五军团等兄弟部队。关于俘虏,我们尽快地作了处理,留下了自愿参加红军的两千多人,其余的教育了一顿后全部就地释放。

    li彪、lie荣臻指挥的左路纵队在我师开始北上的同时,亦按中革军委的命令,从马尔康、卓克基、马塘地区出发,北上毛儿盖、红原地区。沿途翻越了三座四、五千米高的雪山,克服了重重困难,行程600余里,终于进抵毛儿盖。毛儿盖是松潘县境的一座重镇。镇不是特别大,约有三、四百户人家,但镇子南面山坡上的索花寺却非常宏阔。有正殿、偏殿、喇嘛住房、云游喇嘛的客房等,几乎布满了整个山坡。正殿大门的两侧,各树有一尖顶方塔,自塔顶四面牵出几根粗大的铁链,把塔紧紧拴牢固定。塔前又各蹲着两尊巨型石狮,一幅威风凛凛的样子。可以想象,这里是藏传佛教教徒们朝拜或举行重大仪式的一个重要场所。事实上,毛儿盖在方圆百里的知名度,极大程度上得益于这座喇叭庙。在军事上,这里亦属咽喉之地,往北是荒凉的大草原 ,往南经懋功入川,往西经甘孜可进入西康。因此,川军军阀刘文辉深知此地的重要性,派了一个团守在这里,以捍卫西康的门户。

    防守在这里的川军根本就没想到红军会来得如此之快,当一军团的前锋二师四团进至南坡山岗时,川军还处于完全的不设防状态。乘敌不备,第四团立即发动突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敌人,不到一个小时便结束了战斗,大部被歼,少数逃窜。第四团顺利地占领了毛儿盖,并缴获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及军用物资。随后,左路纵队各部陆续到达毛儿盖,并占领红原及周围地区,筹集粮食,准备继续北进。

    七月五日,三军团奉军委之命,途征松潘北上,迅速攻占川主寺和黄胜关。这样,我军便牢牢地控制了松潘及松潘以北地区,开辟了北上的一条通道,造成了我军北上十分有利的态势。此时,五军团护卫中央纵队已到达毛儿盖。可中央与张国焘的矛盾则日益激化,向党伸手要权的张国焘借口组织问题还没圆满解决,不但没有依计划指挥四方面军北上参与松潘战役,反而保存实力,将主力向西开进,攻占查理寺、阿坝地区。后在中央多次催足下,才将部分主力向毛儿盖为中心的地区集结。中央为消除与张国焘的隔阂,求得党和红军的统一,决定召开一次政治局会议。会址选在雪山与草地之间一个神秘的山寨,这就是z*史上著名的“沙窝会议”。

    会议首先由洛甫首长作《z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报告中再次否定了张国焘的西进或南下方针,肯定了北上路线;并从创造川陕甘根据地的必要条件立论,正面点出了两个方面军会合以来的主要问题,不指名的批评了张国焘的种种错误。会议还针对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不听中央命令的军阀主义作风,强调要加强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提高党中央在红军中的威信。要求加强一、四方面军的团结,反对对红军有意、无意的破坏。会议共作出七条决议草案,其中第七条明确指出:“必须在部队中坚决反对各种右倾机会主义的动摇,这种动摇是出于对于敌人力量的过分估计,夸大敌人的力量,看不到敌人内部力量的削弱;而同时对自己力量估计不足所产生的。这种动摇具体地表现在对于党中央所决定的战略方针表现怀疑,不敢大胆地前进,而企图远离敌人以避免战斗;对创造新根据地没有信心……这对于执行党目前的任务是最大的危险,开展反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是目前的中心任务之一。”这无疑是对张国焘的当头棒喝。

    洛甫首长的报告短而精,仅一个多小时。与会者纷纷发言,*味比报告浓烈得多,张国焘十分孤立,会上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决议草案,只稍作了些补充。

    接着讨论组织问题,中央从团佶的愿望出发,同意在四方面军工作的一些同志为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经过初步商议,拟增补xu向前、陈昌浩、周纯全为中央委员,何畏、li先念、傅钟为候补中央委员,其中陈昌浩、周纯全为政治局委员。

    张国焘一听楞了,这远不是他心中所期望的数目。于是心中一急,话便随口而出:“不行!红四方面军进入z央政治局的人数绝对不能少于9人!

    这无疑是一声惊雷!现今的z央政治局委员仅8人,他却一下要弄进9人,其用心昭然若揭。迎接他的都是不屑和轻蔑的目光。毫无疑义,他的无理要求,遭到断然否决。

    张国焘的脸一下子阴沉了下来。他知道,主席和中央领导对他已有了高度的警惕,要想通过挤压手段达到目的实属万难。然而,他又绝不甘心如此罢休,思想便朝着越来越偏激的方向发展,以至后来几乎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随后,众人又商讨红军宜速北上的问题。主席对当前敌情作了具体精辟地分析,他说道:“松潘战役,胡宗南损兵折将,已退至平武一线固守。当时,右路纵队若能按计划策应攻打胡宗南部,就会控制平武一带,形势将对我军北上更为有利。可惜,大好战机现已丧失。蒋介石严令汤恩伯部四个师迅速北上,与胡宗南部会合,将会向松潘发动新的进攻,企图夺回松潘,掐断我军北上之路。由于东线北川、茂县相继被川军攻占,刘湘、孙震、李抱冰部正配合胡宗南由东向西压缩;南线,杨森、刘文辉等敌已进至懋功、绥靖;邓锡候部亦由耿达桥北进。北面,胡宗南命令廖昂的西北的补充旅和张莱孝的第二支队及土司番兵分别驻守班佑、巴西、包座等地,阻止我军北上;又令伍诚仁的第四十九师由漳腊向包座运动,以增强包座等地的守卫。同时,陕甘敌人及奉军张学良部也正在调集中,准备阻我北进。这样一来,我军活动的空间已被大大缩小,给养已成问题。因此,我建议必须尽速离开此地,北上抢占巴西、包座,进军甘南。否则,我军只能向西,退入西康,自陷绝地。”大家一致通过了主席的建议。对于具体的行动部署,张国焘则力主分兵两路北上,他强调四方面军大部主力在阿坝、查理寺一带,若转道松潘时间上来不及,不如穿越松潘大草原直出阿西、巴西更为有利。众人也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部队重新进行了调整,分组为左、右两路军。其中右路军由三军团、五军团、近卫师、中央纵队和四方面军的第四军、第三十军主力组成,由xu向前、pon德怀、陈昌浩率领,经松潘、黄胜关直取包座。前锋部队为三军团、近卫师,五军团护卫中央纵队居中,笫四军、第三十军殿后。左路军由一军团、九军团、及四方面军的第九军、第三十三军、第三十一军及四方面军的指挥机关和后勤机关,由朱老总、张国焘、liu伯承总参谋长率领,穿越松潘大草原出巴西,一军团、九军团及三十军八十八师为第一梯队先行出发,其余部队为第二梯队。对于左路军过草地,中革军委特地强调要各部队做好物资准备和充分地思想准备;要求每个官兵至少携带十天以上的粮食,还有帐篷、油布等。另外,中央还决定从一方面军抽调张宗逊、陈伯钧、李天佑、李聚奎、李荣等一批干部到四方面军中任职,加强四方面军的干部力量。

    在中央举行沙窝会议期间,我师则继续休整,并积极做好北上包座的准备工作。松潘属于半农半牧地区,粮食产量比较少,主要农作物为青稞、玉米、小麦。三万大军滞留此地,粮食消耗极快,我命令部队一面节约用粮,一面采购了大量的牛羊作为替补,省下五万多斤粮食和三百多只羊,留给五军团和中央纵队。在此期间,我还利用缴获的200多匹战马,将原骑兵连扩充为一个四百人的骑兵营,辖三个骑兵连和一个机炮排(机炮排配三门迫击炮和三挺重机枪,增强火力打击)。动员了200多名贫苦出身的青年牧民和民团人员加入骑兵营。我想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之后,必将成为我手中一支精锐的突击部队。

    七月二十五日,中革军委命令我师立即北上。接到命令后,我率师直和一、二旅即刻出发,留下政委率三旅守卫松潘并接应后续部队。二十七日,五军团护卫中央纵队到达松潘。三旅将粮食、武器弹药等移交给五军团和中央纵队后,便追赶我们去了。五军团由于长期担任殿后阻击及掩护任务,武器弹药损耗较大,部队减员严重。因此,我特地给五军团留下千余兵员,而我师自己只补充了1000人。五军团经过补充后,达到了先前的满员编制,且弹药充足。后来,董军团长和李政委碰到我,不知说了多少感谢的话。

    左路军也于沙窝会议后的第二天分别从阿坝、查理寺、毛儿盖等地出发,当先开路的是一军团二师四团。出发前,他们找到了一位60多岁熟悉地形的藏族通司作向导。从毛儿盖附近出发,走了二十多里就到达草地边缘。翘首远望,草地的情景真令人怵目惊心。目力所及,乃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草丛,上面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根本辨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知里面隐藏着多少凶险。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成洼,以及淤泥腐草浸泡出的一层层黑油,散发出刺鼻的腐臭的气味。这里没有石头,没有树木,没有人烟;有的只是一丛丛长得密密麻麻的足有几尺高的野草及长年累月积成的泥潭。令人望而怯步。

    众人见此场景,头皮不禁有些发麻,一时竟愣住了。“同志们,跟我走!难道这点草地能挡住我们红军前进的步伐!”只见团政委杨成武手指着前方坚定地说。

    “对!这一路我们千难万险都闯过来了,还怕这点草地么?”前卫连连长紧接着高声喊道。“走!走!”战士们齐声吼出,顿时精神大振,士气如虹。

    一条灰色的长龙游进了变幻莫测的草丛中,游动的身影在笼罩的迷雾中时隐时现,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一个个鲜明的路标……

    行进途中,沼泽出现了,惊险事故也发生了!一匹驮着物品的骏马不幸陷入了泥潭在拚命挣扎,仅几分钟的功夫,只睑露出长长的脖子,绝望的哀鸣,声音初如雷吼,继尔如狼夜哭,渐渐微弱,那高高扬起的马头朝澄澈万里的碧空吐着粗气,突然马脖子似被一支无形的魔手折断了,马头耷拉下来,重重地摔在泥潭上,击得泥水四溅。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看得红军官兵目瞪口呆,心中发虚,不得不百倍提高警惕。后来也有极少数官兵陷入泥潭,由于事先早有准备,利用棍子或绳索及时地将陷入的官兵救上来,只是弄得一身泥浆而已。

    草地的气候变幻无常,就象孩儿的脸,说变就变。黎明时分,天气还好好的,红艳艳的太阳钻出地平线,象一个含羞的少女,腼腆地注视着草地;午时,天空突然变暗,乌云笼罩四野,转眼间,蒙蒙细雨就下了起来,一切都在雨雾之中变得朦胧灰暗;突然,一阵狂风,吹开了天上的乌云,又现出湛蓝的天空,从一抹洁白的絮云里射下灿烂的阳光;到了午后,却又是暗云四合,气温骤降,滂沱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过一会,指甲般大小的雪花在空中飘飘洒洒,草地顿成了银白世界;不久,太阳又钻出来了,刚下的雪融化了,草地又是一片葱绿,还有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野花抖动着妖艳之姿,仿佛春天已经降临。在草地度过一天,就感受了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