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红军之东征(三)

基兵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雄师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返回师部时,时令已进入三六年元月。我们一边督促部队抓紧时间完成各项任务,一边开始预做东征的准备工作。情报处送来大量的信息资料,我通过这些情报资料,基本上已弄清了阎锡山的晋军在晋、绥两省的布防,以及晋军的人员编制、武器装备、训练、战斗力及战术特点等。另一个好消息是侦察小组已成功地潜入太原城内。我与政委根据中革军委和主席的指示精神,秘密商讨我师渡河东征的战役计划。在作战目标的选择上,我们颇费了一番思量,阎锡山虽有兵十万,但除去在晋、绥两省各要点驻守的兵力外,用于机动作战的兵力至多不过五、六万人。而我军渡河东征的兵力亦近五万人,组成南、北两路军。其中:南路军包括一军团、十五军团及三军团一部共二万三余人;北路军由近卫师三个旅、骑兵团等组成,约二万六千人。我的意见是把北路军作战的主要目标定为攻占太原城。此次我军东征的目的有三:一为打通到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二为筹粮筹款;三为扩充兵员。那么,夺取太原就成为我的首选。太原是山西的省府,土皇帝阎锡山在此经营多年,聚敛了大量的钱财物资;而且阎锡山还在太原建立了兵工厂,生产并蓄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另外,太原还有众多的技术人才和机器设备,这些都成为我要攻占太原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委也同意了我的意见。于是,我们便将制订的攻占太原的行动计划呈报给中革军委和主席。主席和中革军委很快批准了我们的行动计划。

    接下来就是要做好行动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召开了师党委会议,研究布署了各项工作,并作了具体分工:唐副师长、黄副政委率第一旅和一个骑兵营(此时骑兵团已扩充到2000余人,辖四个营)负责根据地的保卫;我与政委以及其他师领导率师主力东征。会议还要求对这次东征行动进行严格的保密。会后,全师各部迅速行动起来。我们于二月初结束了全师的训练、生产活动,部队进行秘密集结,开始向各渡口隐蔽开进。师指挥部则更加繁忙,各渡河地点的选定、战前侦察、情报搜集、渡河船只的调配集结、作战物资的筹集运送等等。总之,东征的各项准备工作按计划井然有序地进行。为了顺利渡过黄河,我还特地到黄河边检查了工兵营秘密建造的两只大渡船能否按计划完成,当我看到那两座庞大的身影时,我的心里踏实了。工兵营营长拍着胸膛向我保证说:“师长,你放心!渡河时间绝对耽误不了。”随后,我又去了兵器研究所,命令将改装好的160多支狙击步枪分发到各旅狙击连。

    二月十五日,中革军委东征作战的命令下达了;我拿着命令仔细看了一遍,东渡黄河的时间正是二月二十日晚八时,这跟后世的时间竟完全一样。我心中不由得暗叹一声,历史竟这样相似。于是,我与政委决定,立即召开师作战会议。在会上,政委作了东征作战的动员报告,强调了这次东征作战的重大意义,号召全师各部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中革军委交给的光荣任务及我师的预定目标。王参谋长将敌我双方态势作了详细分析及说明。接着,我作了战斗部署:近卫师参战部队分两路出发,一路由王参谋长率第三旅随南路军于三交镇附近的王家坪渡口过河;一路由我与政委率第二旅、补充旅、骑兵团主力及师特侦营、工兵营等从佳县及附近渡口抢渡黄河……最后,我特别指出,这次东征山西事关重大,是由主席和彭老总亲自指挥。因此,我们近卫师要继续发场作战勇敢顽强,战术灵活机动的优良传统,在东征作战中再立新功。

    在红军厉兵秣马、整装待发之时,黄河东岸的阎锡山早就忧虑重重,惶恐不安了。自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那一天起,阎锡山就估计到红军迟早要过黄河,故而预作准备。他在黄河东岸各渡口、要点修筑大量河防工事及碉堡,又在晋西各县屯驻重兵,加强政治统治,其目的就是阻止红军渡河,维护他在山西的统治地位。目前,红军东渡黄河的迹象已极为明显,阎锡山获此消息,能不忧心如焚吗?他知道:黄河虽为一道天险,但河防线太长,不知红军会从哪里过河,处处设防,处处薄弱,不仅需费较多的兵力,而且减少了集中打击的力量,恐怕也阻挡不了红军渡河。于是,他召集一班慕僚高参和心腹将领开会商讨,经过一番激烈争吵之后,总算被他找到一条“锦襄妙计”:既然不能处处防堵,何不利用其山险地利,实施自己谙熟的“口袋阵”战法,将红军聚而歼之呢!

    根据这一想法,阎锡山立即调整其部暑,任命第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为作战总指挥,把晋绥所属七个师的大部分兵力分编为四个纵队,具体以第69师为第一纵队,第66师为第二纵队,第68师一个旅及第72师一个旅又一个团为第三纵队,笫70师及第73师两个旅和第101师三个旅为第四纵队,各纵队还配置一个炮兵团。序列编成后,各纵队分别进驻汾阳、孝义、灵石、蒲县、隰县一带山岳地区,准备应战。不过,阎锡山这一调整,大大减轻了红军正面渡河的压力。

    二月二十日晚八时,红军东征部队在主席、彭老总的亲自指挥下,分别从几个渡口抢渡黄河。我师渡江的先头部队是师特侦营与二旅特侦营,他们从佳县附近的两个小渡口乘小船偷渡,由于小渡口没有正规军防守,他们很快登上了对岸,消灭了敌保安队之后,便连夜急奔几十里,对佳县河东渡口的晋军进行偷袭,防守渡口的晋军有一个营和一个炮兵连,他们根本没想到红军会从后面攻来,不到半个小时就被我军夜战高手的特侦营给消灭了。特侦营攻占渡口后,迅速向河对岸发出讯号。我看到讯号后,便松了一口气,下达了渡河的命令。霎时,佳县渡口灯火齐明,两盏大煤气灯将渡口照得雪亮,早已储势待发的渡河部队,迅速而有序地登上大小船只和羊皮筏子,快速向东岸划去,那场面颇蔚壮观,百舸争流,竞相抢渡,激动人心那!

    天亮后,我和政委带师指挥部渡过了黄河。我们一边指挥已渡过河的第二旅103团与师特侦营分别攻占临县和白文镇,掩护师主力渡河,一边督促后继部队加快渡河速度。近两万人的部队,还有大量的骡马、重炮,不是说过就能过的。好在我早有准备,两艘大渡船不但加快了渡河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把重炮、骡马安全地送过了河。这样,一直到下午四时,部队才全部渡过黄河。我留下李副参谋长率师警卫营三个连和工兵营防守和整修渡口,便率领部队马不停蹄地向东疾进。

    与此同时,东征南路军以一军团二师和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各一个团为先锋,于王家坪渡口实施偷渡,船至河心时被渡口守军发现,立即变偷渡为强渡,在我军炮火掩护下,先锋部队两个团奋勇争先,前仆后继,迅速突破河防封锁线,登上河东岸,全歼渡口守敌一一晋军第七十一师二零七旅四一四团的一个营。随即又占领了留誉、义堞等城镇,控制了临河的大片地区。至二月二十二日,南路军已全部渡过黄河。随后,兵分三路向东发展,其中十五军团攻占石搂,一军团攻占中阳,我师第三旅袭占离石柳林镇。

    晋军第二零三旅旅长梁鉴堂获知中阳、石楼被围,便慌了手脚,急忙令驻隰县第405团前往石楼方向增援解围。第405团团长樊钊接到命令后,亲率第一营先行出发。抵距隰县县城三十余里的篷门时,遭十五军团主力伏击,一个营没逃脱一个。跟在后面的两个营闻讯,慌忙返回隰县。

    阎锡山得知消息后,为遏制红军东进的势头,命令独立第二旅附炮兵第26团一个营从汾阳出发,抢占中阳县属的关上村,设置阻击红军的前进阵地。二十五日,先头第四团及炮兵一个连在团长李清华率领下,刚抵达上关村,便被红一军团两个师团团包围,经过一场激战,将其全部歼灭,并缴获了敌炮兵连的几门火炮。随后,又乘胜追击,使周原健的独立第二旅又损失了几百人。

    这时,主席见晋军已听从我军的调遣,汾阳已十分空虚,城中仅有步兵一个营及骑兵、卫队各一个连担任守备。便命令我师第三旅和红三军团一部迅速攻占汾阳。第三旅旅长罗先辉接令后,率领部队星夜兼程,于二十八日上午突然出现在汾阳城下,并立即展开攻城。

    汾阳是晋西警备司令部所在地,警备司令杨耀芳在指挥部里急得团团转,心中举棋不定,此时城中守军仅有步兵一个营和骑兵、卫队各一个连,守?还是不守?凭这几百人能守得住吗?援军远在百里之外,红军攻城迫在眉捷,还有那么多的大炮……因此,我军攻城炮声一响,杨耀芳便带着卫队一个连,偷偷开了北门逃之夭夭(这也是我军有意而放之)。其他晋军一看司令也跑了,自己还抵抗个鸟呀!于是,乱哄哄地跟着逃走。第三旅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汾阳,追歼逃敌200余人。但更重要的是缴获了晋军屯积在这里的大量军火、粮食、药品、军用物资等。另外,还收缴银元60000多块。第三旅在这里休整了一天,将全部战利品移交给三军团,只补充了弹药、粮食,便隐蔽北上了。

    接连几次的惨败,给阎锡山以极大的震动,他才意识到红军的力量比他想象的要厉害得多。于是,他急忙调兵遣将,对东征南下的红军进行了围歼堵截。其实,他还没有觉察到,一场更严重的打击将落到他的头上。

    在南路军展开大规模行动的同时,我与政委指挥的近卫师主力以雷霆之势攻占了临县、方山、兴县、岚县、静乐等县及周边地区。又在楼烦附近设伏,消灭了前来增援的商震的笫三十二军九十四师的一个旅。接着,我们又挥兵横扫了古交县城。然后,以神速的动作突然折向东南,直抵太原城郊。而在同一天,从汾阳隐蔽北上的我师第三旅,绕过交城,突然出现在太原南城门下,与师主力形成南、西、北三面合围之势。

    此时的太原城只有晋军六十八师的两个旅在驻守,再加上城内绥署警卫团、宪兵团和警察部队亦不过万余人。而太原城周边百余里无晋军重兵集团,大部晋军主力都调往南边堵截红军南路军去了。待在绥靖公署中和斋里的阎锡山闻讯,急得差点昏了过去,时而坐,时而站,时而踱来踱去,心情烦燥,举止失常。

    “他奶奶的,这怎么搞的嘛!红匪怎么一下子就跑到我家门口来了?快!快去叫参谋长他们过来!”阎锡山对门外的卫兵吼道。不一会,参谋长杨厘、高级幕僚贾景德、朱绶光,还有六十八师赵师长等人急急赶来。阎锡山见众人已到,便开门见山地问:“你们说,现在这太原城还能守得住吗?”

    参谋长杨厘看了看众人毫无反应,只得上前谨慎地回答:“司令,包围太原这股*是中央红军近卫师,约有三万人。据说是红军中最精锐的主力,长征途中将沿途各省诸军及中央军精锐主力打得大败,胡宗南的‘天下第一师’也不是其对手。至于能不能守住太原?这就要问问赵师长了。”

    赵师长闻言急忙站起来说道:“司令,参谋长说的没错。这股*不但战斗力强悍,而且炮火也非常猛烈。今天上午,我的一个团在城郊防守,不到两个小时就给打残了。现*已兵临城下。关于太原城,我至多能坚守五至七天。”

    “好!好!赵师长,只要你能坚守五天,援军一定会到。那时,我们里应外合,就能聚歼*于太原城下。到时,我亲手给你授勋晋级。”阎锡山高兴得连连拍着赵师长的肩膀说。

    这时阎锡山的幕僚朱绶光插言道:“阎长官,既然赵司令勇当重任,为安全起见,我建议阎长官乘*还没封锁东门,连夜出城可好?”

    阎锡山一听心里乐开了花,故作深沉地思考了一下,淡淡地说:“好吧!今天就听你一回。”随即又对赵师长说道:“赵老弟,太原城就拜托给你了!”

    “是!我决不负司令重托!”赵师长慷慨应允。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