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薛仁贵

一双交易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天子承乾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古人云:千军易得,良将难求。

    对于李承乾来说也是如此,有着完善的操典和兵源,一只军队练出来不是难事,但是军队的统率就不是可以在旦夕之间培养的。

    古来名将,如果不是出身军功世家,自幼就接触兵法战策,那就是出百死得一生,发于卒伍。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冠军侯霍去病,但千古唯一霍骠骑,可遇而不可得。

    所以李承乾很自然的想到了几年后出场的一名名将,薛仁贵。

    自从贞观十九年在辽东战场上崭露头角,薛仁贵一直为大唐帝国的对外扩张添砖加瓦。

    现在的薛仁贵还只是贫寒的没落氏族,心怀大志但这几年天下太平,皇帝也没有兴大兵,薛仁贵只好乖乖的种地打猎了。

    “章壶呢?”马旭去了田庄练兵,以后可能也要转职成为军事宦官,刘辉主管工坊,自然不可能随侍,于是章壶就成了服侍李承乾的宦官。

    “奴婢在。”章壶躬身道。

    李承乾在案几上认认真真的写了一份征辟贤士的文函,签名用印,用烛泪封好。

    “去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找薛仁贵,孤要征辟他为王府典军,管王府军。”征辟王府官是比较轻松的,虽然唐代诸王没有汉代诸侯王的威势,但征辟王府官还是很随意的,只要王傅,长史等官是朝廷任命的,其他各官朝廷一般是不管的。

    薛仁贵是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河东薛氏子孙,也算是世家出身,征辟起来还算轻松。

    “诺。”章壶有些激动,这是李承乾第一次让他做事,他打定主意,就算绑也要把薛仁贵绑来。

    李承乾在右领军府绞尽脑汁的思虑,现任太子皇帝嫡三子李治正在东宫看着奏章。

    心思极深有帝王之心,也是要经过锻炼的,如果没有贞观末年李世民对李治的加急训练,李治登基之后有没有能力对付世家豪强还是个问题,更不要谈把世家从朝廷中打压下去。

    须知世家门阀废立天子更换王朝在,过去几百年是做的无比熟练,关陇、山东各自扶持一朝打擂台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摆在李治面前的奏章都是李世民批阅过的,大多是州县政务,李治天天都是看这些奏章。

    皇家教育一点也不轻松,皇帝或许会有昏庸的,但这只是经验问题,掌握了帝国的资源,即便是天资中等的人都能被培养成守成之主。

    夏天将要过去,李世民宫殿里的冰块也渐渐撤了下去,喝着羹汤,李世民看着摆在几案上的奏表。

    这是新罗女王的上表,请求大唐发兵救援,高句丽和百济攻打新罗,已丧四十余城。

    但新罗明显还有余力,还能够撑上几年,李世民同样也没有发兵救援的意思,让半岛内部打一打,消耗一下高句丽的国力,何尝不是李世民希望的。

    大唐不允许半岛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新罗是一步棋,百济和高句丽在和大唐交战的时候总不敢全力。

    或许在两三年后新罗油尽灯枯再无余力的时候,李世民会发兵,辽东的地势艰险,大军不易行动。

    在新罗的上表上照例写了一大堆没有营养的话,李世民翻开了下一份奏本。

    这是京兆尹的奏本,奏京畿有聚众操习,不知如何处置。

    李世民看了就知道是李承乾的田庄,最近忙起来没有功夫去管,于是扭头向赵狐问道。

    “高明练兵如何了?”李世民随意的问道,全然没有放在心上,作为征战天下的开国之君,李世民对精兵有多难练是清楚的。

    “百骑奏,其兵日日操习,不习兵戈,只练队列军阵。”赵狐据实报道。

    “有趣……”李世民笑了笑,没有注意,就算一千名将士再强,在长安城下又能泛起多少水花。

    纵使每个人都有霸王之勇,在长安城墙之下也没有办法,况且长安城北的北军和玄甲骑是大唐乃至天下最强大的武力,凭此,李世民可以蔑视四夷。

    …………

    马旭依旧在田庄练兵,三个月的军姿队列结束了,现在要练的就是作战技能了。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拿刀砍人用枪刺人,弯弓射人。

    操典里面写的清清楚楚,马旭虽然对于箭术刀法只是略懂,但也能够按图索骥。

    刀法李承乾是不会的,但军队里面用得着的刀法也就那几招,每招连上一万遍,再普通的一击也会致命,至于枪法就更简单了,后世刀法剑术失传的比较多,但是枪法却以另一种方式保存下来,这就是拼刺,李承乾家里面有一些老书,都是上世纪备战备荒,发下来给民兵看的,每个动作都清清楚楚的画了图,要领也明明白白的写在旁边。

    凭借举世无双的记忆,李承乾在丝绢上画出了动作,当然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既然是长杆锐器,杀人的方法自然是刺,掌握好刺,也就可以了。

    而射术李承乾的底气就足了很多,前世的李承乾也参加过汉服社,买过传统弓,附庸风雅了一段时间,箭法只能说是一般。

    不过这具身躯的箭术却很好,李承乾的经验完全可以拿出来做教程操典。

    “刺!”手里提着一支丈余木棍,马旭站在稻草人面前,面目狰狞的喊道,同时右脚用力蹬地,腰跨扭转双臂用力,把木棍狠狠地刺出去。

    马旭是有武功底子的,故太子身边的人不会只是一名宦官而已,在最危险的时刻,他可以为主上争取到最后的时间。

    木棍透体而过,从稻草人的胸膛刺穿,马旭没有特意选择脑袋或者咽喉,在战场上这些行为都是找死。

    长枪步槊的长度足以让敌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还距离军士数尺,况且在战场上军阵相结,面对的肯定不会是一把枪槊,完全没有必要执着于咽喉。

    没有教头,马旭只能自己领悟,钻研了一天一夜,马旭有些明了。

    身后的将士同时向前刺去,一千一百只稻草人用掉的稻草足够两个庄子一冬天点火做饭了。

    刺中的人占大多数,但也有一些人没有刺中,这些都是想要去刺咽喉的,死物稻草人犹刺不中,到了战场上敌人的脖子脑袋可是会晃动的。

    “刺!”马旭当然不会一直喊,屯长手里拿着去掉了枪头的长枪,到处给新兵做样子。

    不说精髓,首先要有模有样才行。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