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未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医用本草纲目最新章节!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地黄

    原产在咸阳的山川及沼泽地带,以长在黄土地上的为佳。它的苗初生时贴地,叶如山白菜而有毛没有光泽,叶面为深青色。又似小芥叶却要厚实些,不分丫叉。叶中撺茎,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红黄色。结的果实如小麦粒。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呈赤黄色,晒干后成黑色。生食有土气味,俗称它的苗为婆婆奶。

    地黄

    干地黄

    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元气受伤,气血虚弱,闭阻不通,填骨髓,长肌肉,除寒热积聚及风湿麻木。治跌打损伤。长期服用可轻身不老,服用生地黄疗效更好。还治男子五劳七伤、妇女中气不足、子宫大出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补五脏内伤后引起的虚弱,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助心胆气,强筋壮骨,提神,安魂定魄。治惊悸劳伤、心肺损、吐血鼻出血、妇女yīn道出血、产后血虚腹痛。能凉血生血,润肤,除皮肤疾病,祛除各种湿热。主心脏功能失调引起的手心发热疼痛,脾虚而卧床不起,足下发热疼痛。制法:用生地黄一百斤,选择肥大的六十斤,洗净后晒至微皱。将挑剩的地黄洗净,在桕中捣烂绞干,然后加酒再捣。取捣出的汁拌前面选出的地黄,晒干,或用火焙干后使用。

    熟地黄

    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补血,滋补五脏。治内伤引起的虚弱,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气、子宫出血、月经不调、产前产后百病。滋肾水,补阴,去脐腹急痛。病后胫股酸痛,不能久坐,双眼模糊。凡服地黄,应忌葱蒜、萝卜、各种血,否则,使人荣卫枯涩,须发变白。又忌钢铁器,否则损肾。

    叶

    治像癞的恶疮,患此病十年的人,先用盐水清洗,然后将地黄捣烂,每天涂抹患处。

    实

    四月份采集,阴干,捣成末,用水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功效与地黄相当。

    花

    研末食用,功同地黄如肾虚脊疼痛,将它研为末,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服食地黄法:将地黄根洗净,捣绞出汁,煎稠,然后加入白蜜再煎,直到可做成丸即可。丸如桐子大,每天早晨取三十丸,温酒送下,服百日,则面色红润,有如桃花,身轻延年。

    益血生精:将地黄切二合,与米一同放入罐中煮,待熟后用酥二合,蜜一合炒香,然后放入罐中再煮熟食用。

    治阴虚内热及虚劳发热:用生地黄一斤,捣三次,然后将汁绞尽,每日服一盏。

    治咳嗽吐血,肺病消瘦,早晚寒热:用生地黄捣汁,煮白粥快熟时,加汁搅匀,空腹食用。

    治鼻腔出血不止:用生地黄、龙脑、薄荷晒干,各取等分为末,用冷水调下。

    治便血:酒浸生熟地黄,加入五味子等分,捣烂做成梧子大的蜜丸,每次用酒送服七十丸。

    治小儿初生七、八日,因热传心肺引起的大、小便出血:只用生地黄汁三十五匙,酒蜜各半匙,调匀服下。

    治尿血、吐血、鼻出血:用生地黄汁半升,生姜汁半合,蜜一合,调匀服下。

    治月经不止:用生地黄汁、没有灰酒各一盏,煎后服用,每日二次。治产后百病用地黄酒:将地黄汁浸曲二升,糯米一斗,让它像平常酿酒一样发酵。待酿熟后密封七天,取清亮的时间服用,连续不断,一日后见效。

    看最新章节

    黄连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峨嵋野连、云南黄连。根须及叶都可入药。

    黄连

    秋季采挖5~7年的植株,除去茎叶、须根,晒干或燥干。切片,生用或清炒、姜炒、酒炒、吴茱萸水炒用。

    黄连川连雅连云连

    味苦,性寒,无毒。

    清热燥湿,中焦湿热,湿热泻痢,湿热黄疸;泻火解毒热病烦燥,心火亢盛,胃热呕吐,血热妄行,痈肿疮毒。

    湿沮病之中焦湿热,院闷呕吐、舌苔黄腻者:配以厚朴、半夏、石菖蒲等,如连饮。

    治热病,热盛火炽,壮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等证:常配伍黄芩、山栀等,如黄连解毒汤;用于心火旺盛,心烦不眠,可配伍竹叶、山栀等;阴虚火旺之心烦不眠,则配以阿胶、白芍、黄芩,如黄连阿胶汤;用于肝火或胃热呕吐,与吴茱萸同用,即左金丸,或配伍半夏、竹茹等,均可奏清热降逆止呕之效;用于内热炽盛,迫血妄行而见吐血,衄血者,可配用大黄、黄芩,泻心火以凉血止血,如泻心汤用于痈肿疮毒,疗毒内攻,耳目肿痛诸证,内服、外用均有良效,如与黄芩、山栀、连翘等同用;又如黄连煎汁点眼,可治目赤肿痛,配枯矾外用,可治耳内疖肿疔毒。

    治胃火炽盛,消谷善饥、烦渴多饮之中消证:但须配伍天花粉、生地、知母等清热生津之品。

    治妇人热劳羸瘦:黄连三两,人参一两,赤茯苓一两,黄芪一两,木香半两,鳖甲一两半,柴胡一两,地骨度半两,桃仁一两半。上药,捣细罗为散,用好嫩猪肚一枚,将前药末安猪肚内,以线子缝合,蒸令烂熟,砂盆内研令如膏,为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粥饮下三十九。

    治小儿胃热吐乳:黄连二钱,清半夏二钱。共为细末,分100等分,日服三次,每次一分。

    治眼赤痛,除热:黄连半两,大枣一枚。上二味,以水五合,煎取一合,去滓,展绵取如麻子注目,日十夜再。

    治痈疽肿毒,已溃未溃皆可用:黄连、槟榔等分,为末,以鸡子清调?搽之。

    治脓疱疮,急性湿疹:黄连、松香、海螺蛸各三钱。共研细末,加黄蜡二钱,放入适量熟胡麻油内溶化,调成软膏。涂于患处,每日三次。涂药前用热毛巾湿敷患处,使疮痂脱落。

    治口舌生疮:黄连煎酒,时含呷之。

    治小儿口疳:黄连、芦荟等分,为末。每蜜汤服五分。走马牙疳,入蟾灰等分,青黛减半,麝香少许。

    治醇酒厚味,唇齿作痛,或齿龈溃烂,或连头面颈项作痛:黄连一钱五分,生地黄、牡丹皮、当归各一钱,升麻二钱。上水煎服,实热便秘加大黄。

    治妊娠子烦,口干不得卧:黄连末,每服一钱,粥饮下,或酒蒸黄连丸,亦妙。

    治火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