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烦不断

路人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藏书吧 www.cangshu8.com,最快更新锦绣大明最新章节!

    笔下文学【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即便杨晨已竭尽所能地向县城大户要来了一批粮食,但城中缺粮的情况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只因随着时间的推移,避进县城来的难民数量不断上升,同时原来城中百姓家中的存粮也越来越少,而城外的大水却还没有退却的意思,这使得原来还能自给自足的县城百姓也慌了神。

    如此一来,县城中那些还在开张的粮铺里的粮食顿时就成了所有百姓们眼中的肥肉,只短短两日工夫,那些粮铺的存粮也全部售罄。

    之前,县衙的粮食只需要供给难民,但在三月初四之后,一些本来家境就不是很好的百姓也开始来县衙分发粮食的摊子前拿取粮食。而后这风气就一发不可收拾,待初五之后,几乎整个县城的人都来此领取免费的粮食,领粮的队伍顿时就排出了好几里地去。

    而如此一来的后果,便是衙门存粮的急剧消耗,本以为能撑到赵邦甫回来的存粮很快就只剩不到一半,眼看着就连两三日都耗不过去了。

    看着粮食不断减少,负责分发粮食的蒋充愁得连头发都要白了,要知道他才不过四十五岁年纪哪。此刻,他正满嘴燎泡,愁眉苦脸地对杨晨诉说着眼下的为难处:“大人,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不然不等赵县丞他回来,我们仓库里的粮食就要分发光了,到时百姓们就只能饿肚子了。”

    其实杨晨这两日也很不好过,脸上多了两个大黑眼圈不说,双眼更是布满了血丝,喉咙也是干干的,这都是强大的压力所导致的身体不适。见蒋充这么说话,他更是感到脑子一阵发疼:“本官知道事情难为,但还是让我们勉为其难吧。民以食为天,我们总不能让百姓们饿肚子吧?只要库里还有存粮,我们就得让百姓们吃饱。”

    “大人,下官并不是这个意思。”蒋充忙道:“可照此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以下官愚见,咱们是否可以不分发粮食,而改为分粥?”

    “嗯?”杨晨毕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一听他这建议,便是一愣:“这有何区别吗?”

    “这区别可大了去了。”蒋充一听他如此说话,便知道这是县令大人完全不懂如何应付灾民的表现了。便耐着心仔细解释道:“若是分米,则每人每日都会分去半斤左右,如此消耗极大。可要是换成了粥,因为里面搀了大量的水,一人一天不过三到五两粮食而已(此时的称重是十六两一斤,半斤八两,路人按),这可比直接发粮要省了许多。如此一来,我们倒是可以再多撑上两日,等着赵县丞他把粮食运来。”

    杨晨先是忍不住点头,觉着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但随后又担心地道:“可如此一来,百姓们岂不是要饿肚子了吗?一碗粥可未必能让人吃饱哪。”

    “大人,现在已顾不上这些了。比起粮食告罄而叫人彻底饿肚子,这个只叫人吃个半饱的法子已经是最有利的了。只要赵县丞能从府衙那儿要来粮食,再撑过这段时日,我们的难题自然就解了。”蒋充忙再次劝说道。

    杨晨知道在这种事情上面蒋充一定比自己要有经验得多,他也相信已经弃暗投明的蒋主簿也不会在这事上坑自己,便在犹豫一阵后点头应允:“那就照你的意思办吧。不过,在此之前,却须向百姓们把话都说明白了。”

    “啊?”蒋充本来刚松了口气,这时却又露出惊讶之色。在他想来,官府既然拿了主意,百姓们只管遵从便可,叫他们知道事情的原委做什么,正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嘛。但对上杨晨那双郑重其事的眼睛,他又不敢不从了。

    这段时日的争斗和相处下来,他对杨晨已有了清晰的认知。这是个性格还算平和的年轻人,但却也有自己的主张和底线。平时他一切都好说话,可一旦触犯到了他的底线,违背了他的主张,杨晨就一定不会轻饶。所以即便觉着杨晨这么做有些奇怪,蒋充还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于是从初七开始,县衙跟前分发粮食的棚子就冒起了热腾腾的白气,发到百姓手中的再不是一小袋的白米,而换成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

    虽然拿着粥是不用再自己想法做了,但百姓们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差别。便有人很是不满地提出了疑问,而早有准备的蒋充便命专人在旁大声宣扬起了如今县城的难处,一时倒也安抚住了有些躁动的人心。

    但问题依然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当吃了两天白粥后,百姓们更觉得肚子饿得难受,顿时一些传言和矛盾也终于爆发了出来。

    先是在难民中不知什么时候传开了一种说法,说是官府只是给他们这些避入城里的乡野百姓白粥,原来县城的百姓依然能分到白米。这个说法一经传出,许多难民就不为不满,所谓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样是诸暨县的百姓,凭什么我们要饿着肚子?

    好在,发现有这苗头后,官府就已出面澄清,表示官府对所有百姓都是一视同仁的,无论是原来的县城居民还是避入城来的,全都一样,都只能分发白粥。为此,杨晨还以身作则,自己也留在施粥的棚子前,和所有人一样都每日只吃两碗粥。

    眼见县令大人都这么做了,而且难民们又确实看到县城百姓和自己一样都拿了碗来领粥,这不忿之气才终于消散。

    可杨晨他们还没来得及抒一口气呢,新的流言再次生出。这回,却是县城百姓中间所流传的了:要不是这些四野八乡的难民涌入县城,抢夺了本来属于他们的粮食,现在他们根本就不会饿肚子!

    人就是如此,在丰衣足食的时候,或许能做到与人为善,也乐得与他人分享,可一旦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无法达到,心思就完全两样了。现在县城百姓一听这说法,便感同身受,顿时就对那些栖息在自家附近的难民产生了的浓厚的敌意。再加上有人还刻意将之前的流言与此相结合,说那些难民有了吃的还不知感恩,居然还对城里的百姓横挑鼻子竖挑眼,实在是一群白眼狼。

    这些说法,很快就成为了所有原来县城百姓们心中的共识,而这也让县城百姓与难民之间的敌意越来越深。

    这种敌对情绪的不断累加,导致的就是两方面百姓的不断摩擦与争吵,甚至有不少人因为一点小事而动起手来。若不是如今县城中百姓们因为吃不饱饭而没有太多的力气干架,只怕这矛盾就更深了。

    但即便如此,也让县衙众人感到头疼不已了。毕竟相打无好手,要是有个万一,某方把对方给打伤乃至打死了,这事情就更难处理了。所以县衙这几日里除了维持施粥棚这儿的秩序外,更多的精力都投放到了阻止县城原居民和乡野间百姓的争斗中去。而在短短两日里,他们已经制止了五拨人的争斗,但随着双方的怨恨越来越深,纷争摩擦也就越发频繁,这让杨晨这个县令感到肩头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十二日午后,城东一片空旷的街道之上,两拨各有二十多人的年轻人正对峙在一块儿。在这些人中,不少手里还提着些木棍或是柴刀,一副随时都要与对方拼命的架势。

    本来,这边曾是县城的一个市级,但这场大水一来,这儿的市级自然也就开不成了,再有这两拨人往这儿一戳,一般百姓更是连靠近都不赶,走路都是绕着走的。

    但在离此不远的拐角处,依然藏着十多名汉子,赫然正是县衙的那些捕快们。看着那两拨人对峙半晌后已开始指骂起来,眼瞅着就要动上手了,寿老四忍不住看了身边的杨震一眼:“二郎,我们还不上去吗?这要真打起来了,出了什么伤亡,咱们可要担上罪名哪。”

    原来就在这两拨人起了冲突,并挑选在城东这边群战前,县衙便已收到了风声。杨晨身为县令自然不会轻视这么大的事情,赶紧派了手底下的人赶来阻止。不料赶到这儿,看着双方还在说话,杨震却让众人暂时藏起来,静观其变。

    杨震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那边,口中答道:“再等等。这时候我们要是过去,这场自然是打不起来了,可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总有一日事情会越闹越大的。”

    “那你的意思是,就让他们打这一场吗?”

    “不!”杨震断然摇头:“冲突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我们要解决的,是把那些个挑唆起这场纷争的人给挖出来,从而杜绝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啊?”众人听他这么一说,都是一呆,有那机灵的便听出了其中的意思,而那迟钝些的,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这时,蔡鹰扬的一句话却让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回了街面之上:“看,他们真打起来了!”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